close

2017年改變德國的關鍵詞:大選風波

原標題:2017年改變德國的關鍵詞:大選風波

據歐洲時報網報道,2017年,受德國內政以及國際形勢巨變的影響,德國的一整年大選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堪比年度大戲,該網盤點瞭德國大選經歷的幾個階段。

階段一菜梯價格:“最沒有懸念的投票” 默克爾被普遍看好

盡管2016年的難民危機使得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民意支持度大幅下跌,但她在基民盟黨內的地位卻是無人能匹敵的,去年12月6日默克爾在埃森舉行的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基民盟最高領導。

在國際上,尤其是在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洲聯盟後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62歲的默克爾更是被視為“自由西方世界的最後一位守護者,西方自由價值的精神堡壘,歐洲不穩定時期的穩定力量”。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用“堅韌”來形容默克爾。去年年底奧巴馬在德國的告別訪問期間曾表示,“如果我是德國人,我就會投她的票。”

英國《衛報》當時更是稱,默克爾謀求連任在情理之中。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其他國傢,默克爾都成為瞭穩定的象征,在中間偏右的基民盟中,她並沒有對手。此外,如今的世界正值動蕩時期,移民、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俄羅斯威脅、脫歐公投、歐元區危機、以及日前最受關註的意大利憲法公投,都讓德國人珍視的穩定性岌岌可危。默克爾連任責無旁貸,德國選民也相信默克爾能讓他們有備無患。

《衛報》還稱,默克爾有充足的理由競選連任。在動蕩時期,作為歐洲最重要的國傢,德國有必要選擇一位堅持自由、開放和民主的總理,因為正是這些信念幫助戰後德國實現瞭重建和團結。默克爾對難民危機的處理或許並不妥當,但她對自由的堅持與其他歐洲國傢湧現的反移民浪潮形成鮮明對比。

階段二:“黑天鵝”來瞭?恐襲頻發,右翼崛起

2016年12月19日晚,一輛黑色大卡車突然沖進西柏林市中心紀念教堂附近的佈賴特施德廣場(Breitscheidplatz)上的聖誕市場,造成12人死亡,約50人受傷。這起恐襲事件在德國國內引起瞭軒然大波。隨著德國各地接連曝出的越來越多的恐襲事件以及借著不斷高漲的反移民、反穆斯林的立台中貨梯維修場,德國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在地方選舉中接連獲勝,支持率不斷走高,異軍突起。

德國權威性新聞周刊《明鏡》當時在評論中用瞭“更為激烈、更為極端、更為骯臟”3個詞來形容2017的大選形勢。而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當時也已經意識到,現行難民政策受到的阻力將越來越大。為瞭挽回民心,基民盟在公開表態中也開始“服軟”。

在此背景下,時任聯邦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佈裡爾1月24日突然宣佈,將不再出任社民黨總理候選人,並放棄社民黨主席職位,讓位給歐洲議會前議長舒爾茨。

加佈裡爾此舉既意味著放棄成為“歐洲心臟”領導人的可能性,也意味著已宣佈將競選連任的默克爾需要面對一個新對手的挑戰。相比起默克爾,舒爾茨的短板在於缺乏在德國聯邦政府高層從政的經驗。但舒爾茨的政治風格熱情洋溢、長袖善舞,與默克爾的謹言慎行差別極大。在德國一月的民調中,舒爾茨獲得瞭57%的支持率,甚至比默克爾高出一個百分點。德媒當時稱,雖然支持默克爾連任的呼聲依舊很高,但半年之後鹿死誰手的確還隻能是霧裡看花。

而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德國社民黨的支持率不斷飆升,一度增加瞭10多個百分點,反超瞭基民盟。德國《畫報》雜志2月曾公開質疑,選民是否對默克爾的執政已受夠,出現瞭“審美疲勞”,對傳統政治人物產生厭煩情緒,希望求新已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階段三:基民盟穩住陣腳,連下三城

在德國3月份的薩爾州選舉中,來自基民盟的克拉姆普·卡倫鮑為基民盟先下一城,此後,5月在石荷州的選舉中,基民盟再次以微弱優勢擊敗瞭社民黨。隨後的北威州(德國人口最多的聯邦州),基民盟再次重創社民黨,贏得瞭該州的議會選舉。在被視為大選前“風向標”的州議會選舉中基民盟連下三城的表現,也讓該黨的支持率重新反超瞭社民黨。

德國《世界報》網站當時評論說,距離聯邦議會選舉僅4個多月的時間,北威州選戰的失利,是對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舒爾茨致命的一擊。德國《明鏡》周刊網站說,北威州選民佔德國選民總數的五分之一,北威州敗選後,舒爾茨前路艱難。7月德國民調機構FORSA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的支持率上升到瞭40%,比社民黨的支持率多出18個百分點。

此外,在德國央行8月公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德國經濟成長快於預期,德國經濟目前正呈現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好的狀態,這也為總理默克爾的經濟成績單帶來加分效果。

階段四:聯盟黨再次領先卻面臨尷尬局面

在聯盟黨的支持率一路領先的同時,社民黨高層也於大選前明確表態:本屆大選後,德國過去聯盟黨、社民黨的執政聯盟不會再出現翻版。社民黨將加入在野黨行列。因此此次德國大選的另一懸念--如何組建執政聯盟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小黨派獲得多少席位、如何站隊,哪些黨派可能組閣的問題被媒體大肆討論。

《歐洲時報》曾評論稱,自民黨是聯盟黨的天然盟友。這次自民黨能夠重新超過5%,獲得進入聯邦議院的資格,對默克爾來說是最大的利好。令默克爾鬱悶的是,聯盟黨和自民黨加在一起的議席,按目前的民調來看,離超過半數,恰恰就隻差著那麼一兩席、兩三席。這樣的話,默克爾就必須再拉一個政黨進來,才能取得多數。左派黨和德國選擇黨都是被排除在結盟可能性之外的,那麼能選擇的,便隻剩下瞭綠黨。綠黨的態度,將成為默克爾是否能夠獲得連任的決定性因數。而據德國媒體當時曝出的消息稱,綠黨和自由民主黨方面排除瞭此項聯合執政方案。

而最終的選舉結果顯示,聯盟黨得票33%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社民黨得票20.6%,創二戰以來最差紀錄﹔極右翼民粹主義的選項黨12.8%的得票率獲得歷史性突破,位居聯邦議會第三位。

階段五:效仿“牙買加模式”談判組閣失敗

之後,在經歷瞭將近兩個月的談判後,德國自民黨宣佈單方面退出組閣談判,而由聯盟黨主導的組閣談判正式破裂,德國面臨重新大選、組成少數政府或與謀求社民黨態度轉變。11月20日,總統施泰因邁爾急匆匆地向各黨派發出呼台中貨梯維修籲,不要簡單地把組建政府的責任推給選民。“我希望所有參與方都有談判的意願,以便在可預見的未來組閣新政府。”之後他與各政黨領袖對話,呼籲他們重新考慮。

這次總統少見的現身發揮瞭作用,其勸說立竿見影。法新社報道稱,社民黨不久就宣佈願與聯盟黨舉行會談,當天舒爾茨就和默克爾密談瞭足足8小時。各國媒體長出一口氣:德國這場嚴重的政治危機總算要多雲轉晴瞭。

德國電視一臺12月20日報道稱,聯盟黨和社民黨的黨主席以及各自在聯邦議院的黨團主席同意於2018年1月7日舉行會晤。會晤預計將持續至11日,到12日各方將把會晤形成的共識送交各自黨內主席團和議會黨團討論。而明年1月21日,社民黨將召開一次特別黨代會,對上述試探性談判的結果進行評議,並對“是否進一步與聯盟黨展開正式組閣談判”進行表決。

如果屆時兩黨仍就組成大聯合政府無法達成共識,那麼德國將面臨重新大選。

但如果大聯合政府“再版”,也不意味著晴空萬裡。2017年不同於2013年,極右翼德國選擇黨贏得瞭足足94席,一躍成為議會第三大黨﹔社民黨如果加入執政政府,意味著這個極右翼政黨將成為最大反對黨,根據慣例享有一系列優待,比如議會財政委員會主席的位置,以及質詢中的優先權,僥幸渡過危機的默克爾恐怕很難笑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pkmfgee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